城南旧事...

在北京生活,也是生来有幸。在宣武区居住的时间最长。宣武区在北京的西南方向,那里有着厚重的文化背景,著名的流离厂、大栅栏一条街、虎纺桥、骡马市大街都是非常繁华的地方,想看戏,有湖广会馆、工人俱乐部,天桥剧场,戏校排演场,要看电影,更是方便,菜市口电影院、陶然亭电影院、白广路电影院,天桥影院、中华影院、珠市口电影院、宣武公园影院,大栅栏里有两个电影院和一个剧场已经记不得名字了。
天桥剧场是一个有着乐池的剧场,可以摆下一中型个乐队,这样的剧场不要说在国内其它省市,就是在北京,也是不多见的,中央芭蕾舞团所有的演出几乎都在这个地方,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大概是在1970年,看的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第一次接触到交响乐队,要知道,文革期间,能够听到和看到交响乐队的演出是非常难的的,何况又是这样的近距离接触,我喜欢交响乐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天桥剧场经过了几次改造,如今仍然发挥着它的作用,仍然是中央芭蕾舞团经常演出的场所。

  在宣武区的南面还有一个“五四一礼堂”,因为是“五四一”工厂的礼堂而得名,这是一个造钱的工厂,过去属于保密性质,代号“五四一”。至今还在。这个礼堂后面有几幢白楼,便是我的家,自从住到这里以后,这个小礼堂就成了我们这群大孩子的乐园了,在这里住了十多年,许多电影都是在这里免费看的。中学和高中的时光在63中度过。1977年毕业,我的许多同学都插队了,后来各奔东西。

  豁达的一本《穆斯林的葬礼》使我对牛街有着特殊的情感,书中主人公韩新月的弟弟在“五四一”厂工作,还有邮票厂等地,其活动范围就在我家附近。 后来,这个故事被搬上了大银幕,片名叫《月落玉长河》......

  南横街离法源寺不远有一个很大的教堂,好象是伊斯兰教,想象中一定比宣武门的教堂豪华,遗憾的是一直没进去过。它旁边有一座寺庙,名曰法源寺,是北京比较古老的寺院之一,也是北京城南比较偏僻的庙宇,据说,该寺一直在收留着孤魂野鬼,包括被杀害的袁崇焕和谭嗣同。

  在南樱桃园的东面有个万寿西宫,原为明代关帝庙遗址,是个不要门票的小公园,我曾经在这里跟戏校的张老师学了几年的武术,学的最好的是长穗剑。张老师所在的戏校就在公园的南面,成立于解放后,这么多年过去了,张老师如果还在的话,也已经是九十多岁的人了。...

  在南樱桃园到自新路之间,有一座过街楼,许多年之后才知道它的名称:儒福里过街楼,也叫观音院过街楼,连接东、西观音院,楼下形成一个门洞,南北门额书“觉岸”、“金绳”四字,为清道光遗迹,它是北京城区最后的一座过街楼,多少年来,这里已经无人居住了,那破败的、风雨飘摇的景象预示着它的命运,终于有一天,1998年因菜市口大街南延工程而拆除。



   过街楼,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当过街楼在北京逐渐消失的时候,一种惋惜的感觉总是在缠绕着我,三十年前,在我的记忆里,它的东面是一所医院,西面是一所学校,据说解放前的哪一年医院死人比较多,便通过这个过街楼转运到西面的院落里。每次路过那里,都会勾起我的回忆。遗憾的是,住在它附近那么多年,这条南北走向的胡同我却一直没有走到它的深处,如今,过街楼被拆除了,这条胡同也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残存的记忆。

  在南菜园的南面有个小公园,名不见经传,好象是属于苗圃性质,但后来的变化,使得宣武区变的阔气多了,这就是北京的大观园。平生爱好是文章,最喜是红楼,京城两地,北面的香山,是曹雪芹生活过的地方,南面的大观园是曹雪芹笔下的乐园,一南一北,一虚一实,使得多少红迷们心驰神往,如醉如痴,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更使这大观园名扬四方,记得这里曾是一片杨柳,几条小路,一个凉亭,几个园丁,寂静冷落,任凭黄花消瘦。忽一日,人影乱,机声隆,平地起红楼。到如今已是满眼风光、砌红堆绿、游人如织的天上人间了。每逢闲暇时候,总会有许多红迷们离了那嘈杂世界,雅致凭添的来到这里,或寻踪觅迹,或感怀那悲欢离愁。怡红院,紫菱洲,凸碧山庄、凹晶馆都能激起红迷们心中的波澜与联想,最怕萧湘夜雨,恐有哭声,那一定是林妹妹...,此园虽是后来所建,但那几杆翠竹,一道曲栏,茜纱窗下,潺潺流水,是紫鹃啼血的地方,箫湘妃子若是天上有灵,定会魂兮归兮。….






共4条评论
您写的真好...
2019-09-24 11:36回复 0
:handshake
2019-09-26 10:09回复 0
真正表北京土著{:guzhang:}{:guzhang:}
2019-09-24 14:45回复 0
写得太好了{:guzhang:}{:guzhang:}
2019-09-24 20:59回复 0
打开邻友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