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的北京中学科技分校属于新型教育的一种探索,集合优势资源打造,承载了朝阳区委和教委的希望,那么这所学校未来能成为脱颖而出的黑马吗?北中科技分校能够像本校一样出色,比肩西城、海淀和东城的名校吗?
2024年北京中招结果尘埃落定,有人欢喜有人愁。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北京中学科技分校(北中科技),原本预计录取分数线在640以上,结果最低录取分不到630分(据传是626)。
根据网传的朝阳区录取结果(官方数据尚未公布,网传数据可能存在差异),北中科技的招生录取情况堪称惨淡,最低录取分数不到630。这一分数不仅低于陈经纶普通班,也低于清华附望京校区,仅高于二中朝阳。

网传版录取分数线
北中科技在一模面签时划定的分数线为642,即使在出分后,学校给出的录取线仍然是642。我们635分,访校参会时忐忑不已,都不敢细问就悄然走了。然而在志愿填报最后两天却接到招生办电话,通知我们可以面谈。经过面谈,最后时刻我们改变志愿顺序,抱着试试的心态,把北中科技放到了好几所学校的前面。最终我们被北中科技顺利录取,心中窃喜。但后来得知大多数人录取分数在630,最低录取分只有626时,顿时就不香了,孩子则表示亏大发了。
通过这次事件可以看出,北中科技分校虽然高调亮相,主打高精尖,但家长们似乎并不买账。大多数家长把北中科技作为最后一个兜底学校填报。这个结果估计招生办自己都不敢相信(工作人员哭晕在厕所)。今年这个分数,那明年和后年的招生咋办呢?
北中科技分校第一次招生就惨遭滑铁卢,这也是官方始料未及的。个中原因无法得知,可能是过于自信吧,也可能招生数量还是太多。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北中科技没有未来?它不能像十年前的北京中学一样成为脱颖而出的黑马呢?
应该也不是的。招生只是一个开始,而非结束。作为一所新学校,能取得630分的招生录取线,其实也还是不错的,二中朝阳几年也未达到这个高度。但是如果作为北京中学分校,确实不够。毕竟北中传媒去年第一次招生,录取线就是632,今年更是高达637。630分的生源其实也不错,都是潜力股,但毕竟不如预期,离头部还有距离,而要打造顶尖高中,生源非常重要。

来自朝阳区政府官网截图
北中科技在3年后有可能进入第一梯队,比肩人朝、清朝、朝外,甚至80中、北中本部吗?未来可以匹敌西城、海淀顶尖名校吗?
要想成为顶尖学校,北中科技需要达成以下三个指标:
一本率:一本升学率是直接衡量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指标。只有把一本率保持在100%,才有资格说教育质量可靠。
平均分:高考平均分是决定学校排名的核心依据。朝阳区最好的北京中学在全北京市平均分排名大概在10名开外。80中和朝外、人朝、清朝约在20-30名。北中科技分校高考平均分也需要在全市排名30名内。
清北率或高分数量:要想提升知名度,这一条是最佳的宣传途径,清北数量会让家长莫名的憧憬。北中科技怎么也得有2-3个吧,其他985、211之类占大多数。
北中科技分校人数有限,生源质量低于朝阳区第一梯队。3年后如果能达成上述目标,那才能证明教学水平和师资质量,才能说这个尝试是成功的。那么问题来了,北中科技可以达成上述目标吗?
要达成这些目标,北中科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朝阳区教育正在崛起,区委、区教委需要打造几所能够抗衡海淀六小强、西城五大金刚、东城二中的学校。目前朝阳区仅北京中学可以勉强一战,其余学校仍有差距。要把80中、朝外、人朝、清朝打造成全市顶尖名校,或者把老牌学校如陈经纶、工大附、日坛中学、和平街一中等打造成顶尖名校,这似乎有困难,过去多年也只有80中今年有点苗头。多年以来,朝阳区教育被诟病不已。引入新的理念,推广北中的教学模式,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此外,目前科技强国越来越迫切,解决卡脖子问题迫在眉睫,从高中开始培养高精尖科技苗子是国家战略。可以预见,朝阳区接下来几年教育一定会腾飞。
地利:朝阳区有钱,区政府舍得投入,也必须投入。教委会花重金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优秀教师,北京对人才仍有吸引力。北中科技分校挂在北京中学集团下统一管理,有一整套成熟的教学模式,利用得当将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化工大学、对外经贸等5所大学联合承办,让中学生共享大学资源,让大学老师指导中学生,这种资源投入前所未有。
人和:朝阳区政府、教委、北中、北中科技、5所大学等多方关系复杂。谁是真正的主管方,谁对学校负主要责任?北中、5所大学和北中科技的关系是什么?相互之间如何制衡与协同?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态度是怎样的?大家有信心北中科技分校会成为朝阳区乃至全市顶尖名校吗?各方目标是否一致,分工是否明确,步调是否协同,彼此是否信任,是否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让北中科技成为塔尖的存在?这些还有待磨合。
从宣传片和各种资料来看,北中科技分校的目标是打造一所顶尖学校。这一点毋庸置疑。

基于以上条件,北京中学科技分校能成为朝阳区的黑马吗?数年后能成为顶尖名校吗?真的能培养出拔尖的科技创新人才苗子吗?
优势与挑战
北京中学科技分校确实具备天时地利的优势。然而,人和却不一定。管理职责和界限不明确时,参与者越多,越容易出现混乱,权责不清就会导致相互推诿。如果真的隶属于北京中学集团,并由北京中学统一管理还好,如果只是挂个名,那么就危险了。信心是成功的法宝,主管方、学校、学生、家长真的有信心吗?我最近咨询了不少家长,发现大多是被陈经纶刷下来后选择这里的,并非主动选择。这表明学校的初衷与家长期望之间存在较大缝隙。
目标规划与实际执行
即便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目标规划和实际执行同样重要。是否有明确的目标,能否贯彻始终,能否保证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这些都将是学校面临的挑战。
持续的质疑声
自宣布成立以来,北京中学科技分校的质疑声从未停止。录取分数公布后,网上更是议论纷纷。朝阳区委和教委花重金打造的这所科技中学,真的不受家长待见吗?

来自 https://www.toutiao.com/w/1805957316241412/
作为新高一的家长,我想对自己以及各位家长说:
首先,我得坦白说,我也并没有把北中科技放在第一志愿,我对此也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但是我们还是把它放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否则也不会来到这所学校。我想说的是,无论当初是什么原因来到北中科技的,无论是情非得已滑档到此,还是无心插柳捡了个漏,我们都要抛却过去,从新开始。
树立必胜信念:无论怎样都要相信这所新学校会成为塔尖的存在,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取得瞩目的成绩。我们的孩子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
支持学校的一切教学安排:配合学校的一切行动,无论前途多么困难,我们都将义无反顾,通过一切努力来达成我们的使命。
慎终如始:做事情最怕不能持之以恒。这三年势必困难重重,压力很大,挑战很多。坚持到底,不屈不挠,这才是我们胜利的根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抗兵相若,哀兵必胜。
最后,我想对北中科技新高一的学生说一声:
成就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学校会帮助你,家长会支持你,真正实现梦想的是你自己。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第一届北中科技家长、学生共勉~
#北京中学 #北京中学科技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