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阅读小达人 
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后,我深有感触。
《典籍里的中国》以话剧为形式,将人们穿越到古代,了解那一部部典籍写成的过程。
《天工开物》由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写成。共18篇全面系统地涵盖了当时明朝几乎全部的科技,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宋应星原是一个儒生,少年时意气风发,高中乡试第三名看。由于奉新考生中只有宋应星和他的兄弟宋应昇考中,所以他们被称为“奉新二宋”。后来他和兄弟宋应昇、朋友涂绍煃一起进京赶考,却六次科举不第。他在六次进京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农业、手工业的实用之学。这时,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部指导百姓生产生活的书,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他用了5年,从45岁写到了50岁。宋应昇给了他养蚕、织布、火药等生产技术,涂绍煃买了上好的纸和油墨来刊刻第一版《天工开物》。在他们的帮助下,终于,《天工开物》出版了。
宋应星写《天工开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他忧国忧民。在剧中,当他跟着撒贝宁来到现代,看到袁隆平的试验田,听到人人都能吃饱饭时,他喜极而泣。他的梦想就是人人都能吃饱饭,现在终于实现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像宋应星一样,心系国家,为国家做出自己的共享。正是有了宋应星这样的人,我们国家才能如此强大。我们才能从新中国成立时的积贫积弱到现在的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我们作为中学生,就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将来对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应该记住宋应星。他为了人民的幸福,写出《天工开物》,指导他们生产生活。他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热爱阅读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