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审计署在《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披露了相关案例,共审计25省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14万亿元,发现各类问题金额601.61亿元。
最严重的一笔浪费来源于当地政府挪用。《报告》发现,有13个省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挪用于“三保”支出、偿还政府债务等。
“三保”指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养老保险本就属于民生范畴,各级财政屡次强调其重要性。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2022年6月曾表示,县区财政运行压力较大,要将“三保”支出作为预算支出重点,首先保障教师等重点群体工资、养老金等按时发放。待遇最低的城乡居民养老金仍被挪用,足见地方化债、支付工资等局面吃紧。
养老金被挪用直接造成参保缺口。《报告》调查,共297.43万名重点人群漏保脱保,其中23省的47.7万名困难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应保未保,21省的249.73万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应补未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