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位年逾六十的老夫妻带着一面锦旗来到望京街道政务服务中心,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封来自云南昆明的感谢信。信中,退休职工徐来福的儿子徐权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了父母在办理退休手续过程中,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如何以“跨省接力”“延时服务”等暖心举措,化解了困扰全家的跨省参保难题。
徐来福老人的职业生涯堪称一部“流动史”:早年于黑龙江双鸭山奉献青春,后在北京丰台、朝阳工作多年,再赴云南昆明务工至退休。三省辗转、四地参保的经历,让退休手续办理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视同缴费年限认定需追溯上世纪80年代原始档案,多省份账户合并涉及不同政策体系,面对堆积如山的材料和晦涩的政策条款,儿子徐权坦言:“全家多次尝试梳理,均被‘年代久远+材料繁琐’难住,一度忧心忡忡。”
今年3月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年满60周岁的徐来福老人在老伴的陪同下走进了望京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提出退休业务办理申请。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从第一次咨询开始,工作人员就用十足的耐心和专业的能力,一点点化解了他们的焦虑。
窗口工作人员马赛热情接待了两位老人,细致地为他们讲解了养老退休相关政策。在材料填写环节,工作人员马赛和李靖宇细心地指导徐先生填写相关材料。对于每一项需要填写的内容,他们都不厌其烦地进行详细解释,确保徐先生清楚明白。老人不记得的事项,工作人员就通过电话与老人儿子沟通,协助填写材料。
李靖宇通过电话联系外省相关部门
跟进认同缴费年限认定
面对年代久远、材料可能缺失的难题,工作人员马赛与李靖宇逐条梳理徐先生跨越30余年的社保视同缴费记录和实际参保信息。李靖宇多次协调上级部门,联系黑龙江、云南两地相关部门调取原始档案。这种“边审核、边沟通、边完善”的工作模式,确保了材料一次性通过,避免了徐先生反复跑腿。“每一段工龄,即使只有一个月我们都要完整统计,这样做正是为了保证居民利益最大化。”工作人员说道。
办理过程中,遇到部分历史材料的特殊情况,工作人员多次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寻求解决方案。即使到了下班时间,工作人员依然耐心指导,辅助他们正确填写,始终保持着微笑和热情。一句“您放心,政策允许的业务,我们一定帮您办妥!”的暖心承诺,让远在昆明的儿子徐权听闻后都感到“暖如春风”。
退休手续办理过程中,徐先生的医保卡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在退休手续办理完成后,医保专员刘建秀马不停蹄帮助老人办理医保手续——精准比对徐先生在异地的医保缴费年限,详细解释医保待遇从在职转为退休的政策差异。在核对过程中,刘建秀在系统中发现徐先生累计医保年限不够,“这不仅会影响徐先生享受退休医保待遇,还将加重他们一家的经济负担”。她立即提醒徐先生缴纳医保费用,并讲解趸补费用的具体办理流程,让老两口对未来的医疗保障心里有了底。
一手代办、主动协调、延时服务……政务服务的温度,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如今,徐来福老人已顺利领取养老金,医保待遇也尘埃落定。这份“老有所养”的保障背后,是政务服务中心“把群众小事当大事”的服务理念,是工作人员“严谨专业与人性化服务并重”的生动实践。徐权在信中动情地说:“父母虽记不住每位老师的名字,但我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公仆。”
为此,徐来福一家还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送到政务服务中心,表达全家人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望京街道的窗口虽小,却照见了民心所向!” 这句发自肺腑的感叹,正是对望京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最高赞誉。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承载的不仅是徐来福一家的感激,更是对全体政务人坚守初心、热忱服务、为民解忧的最好肯定。他们用行动证明,政务服务不仅有速度、有精度,更有直达人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