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7月22日下午通报,从7月8日监测发现首例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以来,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为应对疫情,佛山市多个区县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号召公众积极行动,及时清除蚊虫,杀灭成蚊。
另据北京市疾控中心7月22日介绍,目前,北京市偶有境外输入病例,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病例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
据澳门卫生局官网消息,7月18日澳门接获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为澳门今年第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报告称,患者61岁,于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顺德区探亲,17日早上出现发热、头痛及全身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即日由佛山市返澳并前往仁伯爵综合医院就诊。18日经公共卫生化验所检测证实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并呈阳性。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和人之间不直接传播。因此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2010年广东首次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蚊媒传播病例,此后在云南、福建都曾经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但传播规模都较小,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本地传播。
在疫情发生后,广东省佛山市启动了应急响应,统筹医疗资源应对,目前当地的救治情况如何,央视记者近日探访了顺德区收治基孔肯雅热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