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海淀初中生的寒窗苦!

最近刷到新闻,百万毕业生挤就业市场,连名校生都转头考公、下乡,看着书桌前埋首写作业的女儿,心里又软又揪——陪她走过小学六年,如今她在人大附中分校读初二,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往后的求学路、人生路,越想越忍不住犯愁。
我们家在京城就是普通人家,我做财务一年十三四万,孩子爸是工程师二十五万上下,日子不算紧巴,却架不住养初二娃的“细碎操心”,家里的预算,早被“为她好”悄悄填满了。
人大附中分校的学习氛围太浓,班里同学个个拔尖,女儿每天早上六点半就爬起来,我提前半小时守在厨房,煮好热牛奶、煎个溏心蛋,看着她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出门,背影小小的,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劲;晚上放学回来,书包往沙发一放,先掏出物理练习册——这学期刚新增物理,她第一次对着电路图时,皱着眉凑过来问我“妈妈,电流到底往哪流呀”,那茫然的样子,看得我心疼,却只能搬个凳子坐旁边,陪她一起对着课本琢磨。
作业常常写到十一点,她揉着酸胀的眼睛算题时,我赶紧把旧台灯换成护眼的,又添了台打印机,她打印数学错题时,我帮她整理散落的草稿纸,纸上画满歪歪扭扭的辅助线、记着密密麻麻的物理公式,每一笔都是她的努力。
数学几何是道坎,她一开始总找不对辅助线,算错一次就红一次眼,把笔往桌上一戳,却没真的放弃,擦掉重新画;后来我朋友给推荐了一个特别厉害的老师,给孩子上一对一。慢慢的,孩子没那么愁了,某天晚上突然抬头跟我说“妈妈,我知道这道题该怎么画”,眼睛亮得像落了星,那一刻觉得所有辛苦都值了。物理也一样,,从一开始分不清串联和并联,到后来能自己对着题目画电路图,甚至会主动问孩子爸“工程师叔叔,电阻真的会挡住电流吗”,一点点的进步,都看在我眼里。
周日总算能歇口气,陪她去打羽毛球,她握着手拍在球场上跑跳,笑声飘得老远,这是她一天里唯一不用想数理公式、不用画辅助线的时刻。养初二娃哪是算账单啊,是看着她跟数理难题较劲,陪她一点点啃下难关,心里又盼着她进步,又怕她累着。
说真的,这一路最庆幸的,就是帮女儿找对了数理的学习方法,让她从茫然犯怵,到慢慢敢往前闯。要是有同款操心初二娃、愁数理的宝妈,特别想跟你们聊聊这其中的门道——能让孩子不抵触难题,还愿意主动学,太不容易了。 #都是为了孩子 #卷娃不如卷自己 #作为家长的困扰 #一对一
共0条评论
打开邻友圈查看更多